前往研报中心>>
环保行业深度报告:上下齐心,多措并举,打赢渤海治理攻坚战
内容摘要
  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但生态问题层出不穷。环渤海地区区位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现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工业密集区。2018年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8.69万亿元,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76%,经济地位举足轻重。但区域内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水体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渤海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比位列4大海域之首,入海河流黄河口四类及劣四类水占比约50%。

  总纲领与区域政策双管齐下,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2018年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对渤海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总纲领性指导,明确开展渤海综合治理的范围为渤海全海区、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以及其他12个沿海地级及以上城市,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73%左右。充分体现“标本兼治”的思想,包含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三项任务。京津冀鲁辽各省市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支持性政策,涉及水治理、生态修复、固废危废、环境监测等多项细分领域,其中水治理是攻坚的“主战场”。

  入海河流治理势在必行。环渤海区域内的省市中,天津、辽宁、河北及山东的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均为中度污染及以上,远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入海河流的污染为海域污染的根源所在。其中天津市整体不佳,冀鲁辽三省存在区域性污染。工业排放是入海河流污染的重要原因,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在入海河流污染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攻坚战”市场空间预计超过1200亿元。污水治理需求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新建及配套管网设施建设,市场规模合计达到545.13亿元。固废处理投资总额有望达到514.2亿元,其中仅垃圾焚烧市场空间即有望达到266亿元。环境监测力度将不断加强,水质监测设备需求广阔,河道网格化监测市场总规模预计可达到189.33亿元。“攻坚战”带动环境治理市场空间有望超过1200亿元。

  行业评级与重点推荐标的:维持行业“推荐”评级。结合环渤海地区环境污染现状,以及对“三省两市”专项行动计划、环保系列政策的梳理,我们重点推荐相关度较高、有望直接受益的碧水源、中持股份、绿色动力、高能环境、先河环保、聚光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