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投建步伐继续加快,公司迎来黄金发展期
内容摘要
  从事垃圾焚烧超15年,项目储备丰富

  2005年公司与青岛、常州市政府签订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特许经营权协议,第二年又相继签下海宁、武汉两个垃圾焚烧项目,成为我国第一批从事垃圾焚烧处置的领军企业。公司2014年6月登陆香港市场,2018年6月登陆A股市场,当下已在20个省市及自治区拥有五十多份垃圾处理BOT、PPP特许经营合同,项目数量在国内同行业位居前列。截至本报告期,公司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运营项目21个,合计处理能力23,390吨/日(含填埋厂、粪便和餐厨);在建和筹建项目22个,合计垃圾处理能力达19,300吨/日。公司项目数量和垃圾处理能力均位居行业前列,未来三年仍然是公司新增投产和中标项目高峰期。

  公司变更国补收入确认准则,投资者敬请留意

  早在2018年A股上市前一年,港股2017年年报,营收中便不再计入建设工程收入和利润。公司营收分为两部分,包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收入和BOT及BT利息收入,2018年公司A股上市后,营收也与港股保持了一致。①运营收入包括:1)依照发电量获得供电收入,对无法进入国家可再生能源补助电费(以下简称国补)目录的项目,国补收入不计入当年营收和利润,待以后年度进入国补目录后,公司可一次性确认上述收入及利润。2)依照垃圾处理量获得垃圾处理费收入(注意此处不含保底收入);3)依照供汽量收取供汽收入;4)因提供环保服务而带来的少量其他收入。②利息收入为公司将BOT项目的垃圾处理费保底收入折现形成长期应收款,相应产生利息收入。2019年年报,公司对国补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进行了变更,不管项目是否进入国补目录,公司今后都于当期确认国补收入。

  公司自2018年起加快了项目开发节奏,2020年新增项目投产保障性强

  项目投产方面,公司自2013年至2017年,每年基本保持1-2个项目投产的节奏;新增项目中标方面,平均每年保持中标3个项目,新增订单规模保持在3800吨/日左右。而变化主要体现在2018年,公司短期贷款规模增长175.35%至8.54亿,长期贷款增长50.67%至43.9亿,充足的资金保障公司项目建设速度加快,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2019年新增汕头、章丘、博白、四会、佳木斯、密云6个项目投产,当年新增产能6100吨/日。2019年,公司除了完成6个新项目投产之外,惠州二期项目已完成施工总量的90%,红安项目已完成施工总量的90%,丰城项目已完成施工总量的95%,宜春项目已完成施工总量的80%,海宁扩建项目已完成施工总量的80%,这5个项目为2020年运营规模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39亿元、6.68亿元和7.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5%、23.9%和15.4%。对应EPS分别为0.46、0.58、0.66元/股,对应PE分别为21、17、14倍。

  考虑到公司自2018年起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2019年为公司成立以来项目投产个数及规模均为最快的一年。公司目前拥有丰富的订单储备,以及较强的获单能力,公司未来三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我们采用PEG估值方法,2020年公司盈利增速为29.5%,假设市场给予公司股票价值充分认可,PEG=1,公司PE为30倍,2020年EPS为0.46,给予公司股票13.8元/股的目标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垃圾焚烧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取消;

  2)在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3)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融资情况差,公司现金流不足情况未及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