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生态效应显著,龙头引领行业
内容摘要
  事件:公司公布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67.4亿元,同比增长14.15%;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50.96%,扣非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06.23%。公司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7.9亿元,同比减少26.69%;实现归母净利润-7.3千万元,同比减少300.32%,扣非归母净利润-9.6千万元,同比减少474.13%。

  公司已形成面向能源互联网的源-网-荷一体化协同生态:公司的充电桩是国内唯一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参与削峰填谷的充电桩,作为能源互联网中重要的可控负荷意义重大。公司自主运营充电网,属于拥有配网运营权的第二类售电公司,随着电改推行,多个省市出台增量配电网的利好政策,充电网运营业务有望受益。此外,公司在新能源发电EPC和轨道交通领域皆有布局,中标项目涵盖工业园区、配电物联网、加油加气站、公共充电站、储能电站等多种应用场景,并通过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增值服务,以及通过共建合伙人制度引导能源互联网其他相关厂商的接入。相较于单一设备厂商,公司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在设备接入、运营管理、增值服务以及平台开放共享方面具有明显的生态效应,完美契合能源互联网趋势,未来的龙头地位无可撼动。

  充电桩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市场拉动需求:公司拥有四层网络架构的云平台技术体系,从变电、配电到充放电实现统一调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平台。充电桩的模块结构方便了运营、维修和替换。两层防护体系大大提高了充电安全性,经过一年的海量大数据分析实测,通过公司两层防护可以减少70%的重大充电事故。公司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充电量第一的龙头地位,报告期内公司运营的充电设备的利用率大幅提高,2019年全年充电量近21亿度,较去年同期增长86%。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生态网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21.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87%;毛利润5.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54%。受益于电动汽车的普及和电网对削峰填谷需求的增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长。

  新能源发电战略布局清晰,抢装潮有望受益。公司具有深耕智能箱变多年的技术优势,拥有世界首创的220kV及以下模块化智能预制舱式变电站的完整技术体系。同时,公司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箱式变电站和一体化光伏箱变等产品也开辟了行业创新的先河。公司大力拓展新能源发电领域,依托模块化建站的优势,陆续中标大唐、华电、国电、华润等风力发电升压站项目,全年中标额高达1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签订模块化变电站84套,截止2019年12月底公司累计完成签订模块化变电站305套,模块化变电站业绩在行业内遥遥领先。报告期内,公司在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电气设备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45.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9%;毛利润12.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03%。随着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收官,今年将出现抢装潮,公司新能源发电变电站领域需求稳固,盈利能力有保障。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4.58/6.48/9.45亿元,  EPS分别为0.46、0.65、0.95。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4元。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