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新型舰船动力与核动力进入拐点,龙头受益
内容摘要
  中船重工集团动力资产整合平台,七大动力板块多领域齐发展

  公司为中船重工集团旗下动力上市平台,2016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注入中船重工集团旗下多家动力研究所及核心制造资产。目前,公司已形成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柴油机动力、海洋核动力和热气机动力七大动力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通讯等多个军民领域。

  主营业务年复合增速12.70%,疫情影响存货增加,业绩有望延迟兑现

  近几年公司主营业务稳步提升,化学动力、柴油动力及海工平台港机设备为主要收入来源。据公司公告披露,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91亿元,同比增长0.1%,2016-2019年营收复合增速达到12.7%。其中,化学动力、柴油动力、海工平台及港机设备营收占比分别达到51.66%/16.65%/13.04%。

  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有所承压,存货增加预示业绩延迟兑现。公司2020年Q1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46.79%),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119.22%),业绩下降主要系疫情影响产品交付所致。公司一季度存货达到92.07亿元,创近五年新高。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发展的缓解,公司存货或快速消化,业绩有望延迟兑现。

  军民船舶市场齐放量,聚焦动力系统千亿蓝海

  军用船舶:据CCTV-4相关报道,我国2049年前将建造10艘航母。若对标美航母作战群水面舰艇价格,我国军舰平均每年造价129.6亿美元对应900.72亿人民币,对应舰船动力系统总采购规模约为180.14亿元。公司长期与军方合作,调距桨、应急发电机组等设备已经实现国产首艘航母列装,我们认为其军用动力配套业务龙头地位有望持续稳固,产品放量可期。

  民用船舶:2019年船舶行业经济效应实现增长,行业总产值近3500亿元。其中,动力系统将充分受益于电推动力系统替代趋势。根据测算,民用市场综合电力推进产值或将具备约35倍增长空间,未来年产值增量约669.7亿元。公司全电动力领域深耕多年,子公司长海电推目前已推出国内首艘纯电池动力客船“君旅号”,示范效应显著。我们认为,随着电推动力系统对柴油动力系统替代过程的逐步推进,公司全电产品有望进入快速放量期。

  三年“零核准”结束,项目合同揭示公司核动力板块稳步提升

  2019年上半年我国新核准3个核电项目,核电行业实现稳步重启。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数据披露,2019年我国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3481.31亿千瓦时(+18.09%);累计上网电量为3263.24亿千瓦时(+18.15%)。2019年,公司重点布局中核化工设计院,累计取得6个研发项目,5个工程项目合同共计约7000万元。我们认为,伴随三年“零核准”结束,公司核电工程项目有望全面复苏,核电产品或实现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作为中船重工集团旗下动力上市平台,受益于新型船舰动力及核动力拐点上行趋势,公司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发展。因此,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收将达到297.51/312.56/335.4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12.06/13.91/15.33亿元,EPS为0.56/0.64/0.71元。对标可比公司2020年预测P/B1.71x,公司每股目标价为22.8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船舶行业发展不及预期;2.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3.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