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军用红外芯片龙头,低成本扩张的平台型公司
内容摘要
  突破红外芯片核心技术。红外芯片在导弹导引头和飞机光电吊舱上均属高端核心器件。2008年以前,国内红外装备的芯片即“红外探测器”依赖法国少量进口。大立科技上市10年来,完成了两期“核高基重大专项”,实现了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完全自主可控生产,除满足自用需求,还以机芯组件(探测器+图像处理电路)的形式销售给国内主要军工集团及科研院所。

  公司是导弹红外热像仪重要供应商。2019年公司军品收入2.4亿元左右,占比约50%,贡献约一半利润。此前公司红外军品多用于陆军枪瞄、望远镜、夜视仪等,近年来逐步从陆军单兵配套转向海空军配套,导弹和球型吊舱红外产品占比超过70%,毛利率升至60%以上。目前公司主要供应导弹导引头红外组件和核心图像处理系统,约占导引头价值量的50%。一些比较先进的直升机和无人机使用了公司的球型吊舱红外部件。前十年间装备的非制冷探测器维修延寿与进口替换市场也很大。2018年军改落地后军品采购规模大幅提升,公司17-19年利润持续大增即是证明。预计战术类导弹新型号将普遍使用红外和可见光双光融合的导引头,未来5年需求量在200亿元以上。公司目前批产型号10余项,在研型号20余项。预计在2023年之前,公司现有订单可以保证军品年均40%以上增长。

  拓展高价值量机载光电吊舱市场。公司新收购的北京航宇智通主营为固定翼军机红外光电吊舱,单价在千万元以上,迥异于直升机或无人机百万元级别的球型吊舱。美军在大量F15、F18上都配置了侦察瞄准吊舱。本次收购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公司将由此切入军机核心分系统领域,其需求主要源自三代机、四代机配套和军贸市场,市场空间约为150亿元。

  十四五飞机和导弹需求提升明显。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三代、四代战机装备量快速提升。部分型号将专门加装机载光电吊舱,以实现特定作战功能。

  导弹需求量也将快速提升,原因在于:1)战备和武器平台数量匹配;2)实战化训练量加大。导引头作为占导弹价值量30%-50%的核心部件,放量可期。

  具有显著成本优势的红外平台型公司。红外下游细分领域多,各领域空间有限,导致很难出现一家专业做红外芯片的纯中游企业。当前,芯片(探测器)占红外终端产品成本的近70%。大立科技具备从芯片到整机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在非晶硅技术路线上的成本优势明显,比众多依靠外购芯片的厂商更具竞争力。公司与专业代工厂合建芯片前道生产线也有效降低了成本。非晶硅技术路线军民通用性强,适合用于民品市场。作为典型的红外平台型公司,大立已形成红外单机+巡检机器人+军品“三驾马车”支撑长远发展。其中,巡检机器人和光电吊舱是公司升级为系统级供应商的重要标志。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95亿元,5.03亿元和5.9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6、1.10和1.30元;对应PE分别为36X、28X和24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业务订单不及预期;测温类产品订单不及预期;公司产品在工业领域拓展不及预期;公司产品在自动驾驶领域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