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深度报告:合成生物产业化龙头,前景广阔
内容摘要
  国内首家合成生物学产业化企业。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的企业,目前拥有7.5万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产能。合成生物学是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编辑以设计出特定代谢途径生产化学品的一门学科,拥有极高的技术壁垒。生产过程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阶段,上游包含发酵菌种的筛选、保藏和育种。中游涵盖生产原料的预处理、菌种的扩大培养、空气的无菌化处理、发酵方法的选择和发酵过程的控制等。下游涉及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整个过程涉及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多个领域,专业性极高。而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则拥有更高壁垒,除工业酶外,国外如杜邦、帝斯曼等巨头也仅实现了1,3-丙二醇、法尼烯、丁二酸等少量产品的产业化。公司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在全球一家独大,成功逼退化学合成法长链二元酸生产商英威达。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领域成功实现产业化的经验为公司将生物法戊二胺和生物基尼龙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创始人刘修才博士2011年入选“世界上100名对生物能源最有影响的人物”,为我国生物法发酵生产维生素C的奠基人,是公司研发实力的保障。

  生物化工未来前景广阔。和传统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相比,生物化工拥有原材料可再生、安全性高和环境友好等优势。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菌株定向改造技术使人们可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产物,提高产品收率,降低分离成本。生物化工在越来越多的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展现出成本优势。我们对生物化工前景的判断基于以下两点:1.生物领域的研发投入巨大,未来技术进步趋势明显,有望使成本继续下降。2.政策推动需求放量。国内生物法尼龙56的出现打通尼龙生产的新路径,绕开己二腈制约,是我国尼龙行业发展摆脱进口依赖的有效途径,属于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产业。全球各地“禁塑令”驱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对传统石化基不可降解塑料的替代,根据我们的测算,若2025年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渗透率达到10%,对应的市场规模为8000亿元。

  募投项目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公司在建和募投项目众多,包含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3万吨长链二元酸、2万吨长链聚酰胺、5万吨戊二胺和10万吨生物基通用聚酰胺等项目。公司围绕生物基尼龙产业链发展,生物基尼龙生产需要二元酸和二元胺,在已有的长链二元酸产能的基础上,新建生物法戊二胺将完善在生物基尼龙产业链中的布局。募投的长链生物基聚酰胺和通用生物基聚酰胺属于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生物基尼龙有望对传统石油基尼龙进行替代,全球每年尼龙需求超过700万吨,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新建产品主要应用在纺织、高级香料、高档润滑油、高档防锈剂、合成纤维等领域,同时有望拓展医药中间体等新应用领域,需求旺盛。募投项目将丰富公司产品种类,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A股稀缺的生物化工产业化标的,产品拥有极高的技术壁垒,生物基材料对石油基材料的替代空间巨大。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02、1.57和2.44元/股,对应PE分别为111.7、72.5和46.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技术泄密风险;人才流失风险;新型生物基材料对化学合成材料替代进程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