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2020年净利润增长68%-78%,符合预期,持续受益主机厂高景气
内容摘要
  事件:

  2021年1月25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报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归母净利润1.31-1.39亿元,同比增长68%-78%。

  点评:

  2020年净利润增长68%-78%,符合预期,持续受益主机厂高景气。公司2020年净利润1.31-1.39亿元(+68%-78%),受益主机厂高景气及公司多年深耕航空制造领域,订单持续增长,业绩快速释放主要系:1)募投项目产能进一步释放,生产交付及收入确认顺利,带动公司业绩提升;2)公司扎根行业多年,质量管控和成本控制优势明显,规模效应带动公司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提升;3)公司交付产品种类较多,本期净利润增长较好也有产品结算结构的影响。单季度看,Q4净利润0.43-0.51亿元,同比增长26%-50%,符合前期预期。我们认为,除了机加业务的增长,公司特种工艺业务或有所体现,二者齐发力带动公司Q4业绩继续高增速。考虑到后续特种工艺业务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以及装配业务的起量,业绩增长可期。

  中航工业下属某主机厂机加和热表处理领域战略合作伙伴,军机业务直接受益我国某隐身战机放量。根据《WorldAirForces2020》数据,与美国相比,我国战斗机存在数量不足、代际老旧劣势,当前美国四代机占比达15%,而我国仅为1%,与我国“以四代装备为骨干、三代装备为主体”战略空军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战略空军”导向下,我国战斗机亟需装备,将推动我国航空装备换装列装加速,四代战机将处于快速爬坡上量阶段。中航工业明确“强核心,大协作”的发展模型,公司是中航工业下属某主机厂机加领域和热表处理领域战略合作伙伴,多次获得中航工业下属飞机制造单位颁发的“优秀供应商”称号,客户合作关系稳定,将显著受益这一进程。

  国产民机配套市场空间巨大,国际转包业务有望进一步拓展。公司目前主要从中航工业集团下属单位承接国产民机配套及国际转包生产业务。中国航空工业预计未来20年,中国民用航空市场需要补充7630架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客机,根据机体零部件价值占约30%,可预见的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美元;同时,国际航空转包业务持续增多,其中A320增幅比较明显。公司2019年取得法国赛峰(Safran)起落架相关零组件正式产品全工序生产订单,开始承接国际业务,并陆续发展直接业务,我们认为公司国际转包业务有望进一步拓展。虽然民机业务短期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增长空间充足,预计公司民机业务占比不断提高。

  热表处理和无损检测特种工艺已有收入体现,有望提升公司整体效益。公司建有无损检测、酸洗、钝化、电镀、热处理等特种工艺生产线,具备航空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产品热表特种工艺处理能力。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开展表面处理业务,2020年上半年度公司加快推进热表特种工艺各线投产。各产线产能利用率陆续提升,其中阳极氧化、喷漆生产线产能利用率提升较为明显。后续,公司将进一步加快拓展无损检测、电镀、热处理等特种工艺产线利用,提升公司整体效益,伴随着热表处理和无损检测特种工艺业务的不断确认,公司业绩增长可期。着力装配业务能力建设,储备部组件装配承接能力。公司定位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制造,部组件装配为重点发展方向。公司是某主机厂四家部组件装配单位之一,自2018年陆续开展某无人机机翼、挂飞吊舱、某型机PCU等部组件装配业务;2020年上半年,公司着力加强装配专业人员培训,增加装配设施设备配备,以为后续装配业务订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公司积极与某主机厂及相关客户单位对接,开展相关专业培训,拓展装配业务订单,目前已从小部件装配业务,向大部件发展,预计有望起量。

  为满足未来市场增长需求,内部挖掘与小发展扩充产能。针对2020年市场增长需求,2019年公司完成了“航空零部件科研、生产及检测项目”投资建设进行战略产能储备;在此基础上,2020上半年公司挖掘场地可利用潜力,新增数控精密加工设备10余台,以扩充数控精密加工产能;2019年公司投资新建新都子公司、航空智能制造及系统集成中心项目,以促进公司智能制造、产能和产业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新都子公司设备准备,以及航空智能制造及系统集成中心项目建设规划,新都子公司预计在本年度内陆续投产,航空智能制造及系统集成中心项目预计在本年度内开工建设,2020年9月30日,公司公告募集资金不超过5亿元,其中4.4亿元投向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建设周期42个月,项目建成并完全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收入2.34亿元,净利润6,002万元。

  投资建议:公司专注航空制造领域17年,在航空结构件精密制造方面优势明显,具备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制造能力。公司是中航工业下属某主机厂机加和热表处理领域战略合作伙伴,显著受益军机放量;考虑到特种工艺已有收入体现,装配业务有望起量以及未来在国际转包、国内民机等民机业务的占比的不断提升等驱动因素,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1.35、2.02、2.73亿元,对应估值77X、52X、38X,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因素:军机换装列装不达预期;民机业务不达预期;热处理产线产能达产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