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重疾市场新阶段来临
内容摘要
  市场回顾:本周主要指数上涨,沪深300涨2.46%,上证综指涨0.38%,创业板指涨2.07%。沪深两市A股日均成交额9087.06亿元,较上周降9.35%,两融余额16708亿元,较上周降0.69%。

  行业看点

  证券:本周券商指数跌幅4.69%,跑输大盘7.15个百分点,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其中1家录得正回报、40家录得负回报。重点标的表现:东方财富+0.48%、中金公司-0.84%、国泰君安-1.22%、华泰证券-3.22%、中信证券-4.69%、招商证券-9.83%。本周,证监会批准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合并安排是“两个统一、四个不变”,即统一业务规则、统一运行监管模式,保持发行上市条件不变、投资者门槛不变、交易机制不变、证券代码及简称不变。由于自2001年后已经没有企业以首发形式登陆深圳主板,本次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合并是有利于优化深圳交易所基础结构,形成主板与创业板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布局,完善深圳交易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体系,有助于提升直融功能和融资效率。本周,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对违规代持、影子股东、突击入股、多层嵌套等IPO乱象加强监管,其中明确,提交申请前12个月内入股的新增股东都要锁定36个月。本次规定优化了预上市企业股东资质规定,减少了IPO企业出现股权结构混乱、利益输送、内幕交易等乱象的发生,有助于继续完善IPO发行制度。证券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市场交投活跃度维持较高水平和资本市场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将是券商行情演绎的核心要点,我们维持推荐核心竞争力显著的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财富、中金公司,重点关注中信建投(H),以及预期受益于区域市场改革的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招商证券。

  保险:本周,保险指数上涨1.5%,跑输大盘0.9个百分点。此前两周跌幅较大的中国太保强势反弹,周内上涨11.9%;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微涨,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下跌6.5%和1.66%。2月之后,重疾险市场步入新阶段,各家公司陆续推出重疾新规规定下的新产品。平安新推出返还型重疾产品“平安六福”,平安六福是平安推出的首款重疾多次赔付型产品,在此前平安重疾险常规形态中加入“中症”、“特疾”责任,“轻症”赔付次数增加至6次,与市场上功能和责任齐全的产品看齐。升级“平安福”至21版本,平安福21在20基础上的变化主要为:增加“中症”责任、增加轻症赔付次数至6次,重疾覆盖险种范围从100增加至120种。价格下降约5%左右,预计价值率较20会略有下降。其他产品如爱满分、福满分也相应升级为21版本,主要扩大了重疾覆盖范围和增加“中症”责任。太保推出新规重疾“金典人生”系列,在此前主力重疾的基础上增加了重疾范围、轻症赔付次数(5次)、“前症”(癌前病变(如结节)手术,额外给付10%保额)责任,缴费期减少1年(价格优惠)。国寿升级主力国寿福至盛典版,相比20年庆典版主要变化为增加“特疾”责任,增加可选责任:恶性肿瘤多次赔付责任和重疾特疾额外赔付责任。整体来看,上市险企发布的新产品变化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增加“中症”责任、增加“特疾”额外赔付责任、增加“轻症”赔付次数、“重疾”多次赔付设计。在重疾产品普及度增加,竞争更加激烈,客户对于产品价格敏感度提升的形势下,上市公司升级产品功能与市场上高性价比产品看齐,同时价值率不免会有一定折损。在产品形态看齐的同时,上市险企高质量的附加服务和高壁垒的健康医疗资源是维持客户资源和高价值率另外的战场。近期友邦中国创新推出了定制化重疾产品“友如意”系列。产品以“核心重疾”、全残、身故三大基础责任为核心,为客户提供灵活的模块化产品功能,在保障内容、期限、额度等方面做模块化设计,客户可以自由选择。如轻症、中症的赔付次数、赔付比例可以按需配置,自由组合。首批产品包含近两千种组合模式,全面覆盖儿童、成人及高净值人群。定制化、模块化的产品面向层次更高的客户群体,要求更加专业的代理人团队。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各家公司PEV(2020E)估值为:1.1x(平安)、0.94x(国寿)、0.87x(太保)、0.68x(新华),低估值和弹性优势显现,我们认为今年至少有修复至中枢的空间。继续推荐:1)预期降温、随市场变化调整策略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强、积极拥抱互联网和年轻人市场的中国平安;2)业绩估值双低,修复空间更大的中国太保。

  风险提示:“新冠肺炎”疫情状况和持续时间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创新改革节奏低于预期、利率较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