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2020年年报点评:负债成本管控增强息差韧性,特色金融业务发展空间可期
内容摘要
  事件:

  3月30日,中国银行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655亿元(YoY+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9亿元(YoY+2.9%)。净资产收益率10.61%(YoY-0.84pct)。董事会建议年度派息率30%。

  点评:

  零售业务营收贡献明显提升,全年盈利增速回正。

  2020年,中国银行营业收入5655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内地商业银行业务营收4281亿元(YoY+3.5%),占比75.7%。四季度拨备计提力度边际缓释,单季盈利同比增速大幅升至69.5%,提振全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速2.9%。

  营收结构上,零售业务营收贡献明显提升,截至2020年末,个人金融业务占营收比重39.1%,较上年末提升5.17pct;其中,内地个人金融业务营收1992.6亿元,同比增速22.1%。

  资产端扩大信贷投放、负债端增强成本管控,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6.6%。2020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258.7亿元,增幅6.6%。资产端,公司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43pct),2020年总资产/贷款规模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2%/8.8%,贷款净额占资产比重较上年末提升0.78pct至56.8%;负债端,,总负债/存款规模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0%/6.7%。虽然受到LPR下行及美联储降息等影响,资产端收益率下行,但通过加大负债成本管控(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较上年末下降27BP),净息差仅较上年末下降4BP至1.85%。

  代理业务手续费增速强劲,市场环境拖累非息收入负增长。

  2020年,非息收入1496.1亿元(YoY-6.0%,占营收的26.5%)。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55.2亿元(YoY+2.3%),主要受益代销基金及托管等业务实现较快增长,银行卡、顾问费、外汇买卖等业务收入受疫情影响下的市场环境影响,较上年末呈现较大幅度负增长;其他非息收入740.9亿元(YoY-13.2%),主要受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投资收益及汇兑损益同比减少。预计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非息收入具有较大的恢复弹性。

  国际化经营独具优势,疫后业绩修复空间较大。中行国际化业务发展历史悠久,境外机构覆盖61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机构数量、外汇存款余额、境外代理结算业务量居国内商业银行首位。截至2020年末,中行外币贷款4410亿美元,占全行贷款20.2%;外币投资1877亿美元,占全行投资21.9%,外币资产中美元币种占比较高。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及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美元指数的阶段性走弱及海外生产经营活动的部分中断,预计对中国银行经营绩效及资产质量的拖累相对其他商业银行更为明显。随着美国乃至全球疫情防控逐步向好、经济复苏和生产端的启动,中国银行后续业绩具有修复空间。此外,随着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中国银行的国际化经营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带来的红利。

  资产质量基本稳定,风险抵御能力较强。不良率近年来持续稳于1.5%下方,截至2020年末,不良贷款率1.46%,环比3Q20小幅下降2BP。2020年,中国银行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计提3686.2亿元,YoY+13.1%)。截至2020年末,拨备覆盖率177.84%,环比3Q20微升0.4pct。资本充足水平方面,2020年通过境内外市场发行优先股(28.2亿美元)、永续债(900亿元)、二级资本债(750亿元)等方式增强资本实力,同时,强化内部管理,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慢于资产增速。截至2020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28%、13.19%及16.22%,环比3Q20提升0.41pct、0.55pct、0.53pct,整体资本充足水平稳中有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中国银行近年来营收增速稳健,跨境、教育、体育、银发四个战略级场景生态建设扎实推进,不断丰富金融服务;国际化经营独具优势,后疫情时代修复空间可期。结合2020年财报披露情况,上调2021-22年EPS预测为0.69元(较上次+4.5%)/0.73元(较上次+5.8%),新增2023年EPS预测为0.76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如果国内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信贷投放的力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