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碳中和”有望助力公司业绩走出低谷
内容摘要
  走出疫情影响,Q2、Q3营收稳步增长。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营收下降7%,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建设工期受到影响,合同不能全面及时履约。公司Q2/Q3走出疫情影响,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55.93/974.06亿元,同比增长24%/16%,实现归母净利润22.04/19.69亿元,同比增长10%/6%,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推动营销,加快复工生产。

  新签订单大增,为公司业绩保驾护航。2020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约为人民币6732.6亿元,同比增长32%,是公司2019年营收的1.93倍。其中,国内新签合同额约为人民币4716.55亿元,同比增长30%;国外新签合同额折合人民币约为2016.05亿元,同比增长36%。充足的订单,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发投入增加,巩固公司优势。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79.39亿元,同比增长42%。公司聚焦清洁能源电力技术、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智能制造等技术的研发,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453项,新增发明专利64项。

  “碳中和”背景下,公司的风电、光电业务将迎来快速增长。2021年2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各省应围绕“以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责目标来确定年度风电、光伏新增并网规模和新增核准(备案)规模”的思路,对风电、光伏项目建设做出规划。公司作为全球水电、风电建设的引领者,稳固保持全国80%以上的大中型水电项目前期规划、勘测和设计工作、全国65%以上水电建设、全球50%以上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市场份额。我们认为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的风电、光电业务将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考虑到“碳中和”政策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上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9%/10%/10%,EPS为0.51/0.56/0.62元。给予公司10倍PE,对应目标价5.60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回款不及预期,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