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激光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布局,军工业务步入康庄大道
内容摘要
  事件:4月8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收8.87亿元,同比增长12.25%;实现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80.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87.2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7.24%。股权激励第一年行权目标1.25亿达成;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元,分红总计1987.47万元,为公司历年分红之最。

  点评:聚焦主业业绩旺,厚积薄发增速强。

  利润表来看,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8.87亿元,同比增长12.25%,营收增速符合预期。从营收构成来看,电子信息业仍占比最高,为85.07%,航空航天也占比明显提升,营收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61.11%。其中,电子信息业毛利率为39.76%,几乎与2019年持平,航空航天业毛利率高达61.74%,同比增长14.98%。从营业成本看,公司主营业务原材料和人工工资同比均明显上升,主要系销售订单增加,原材料消耗同比增加且公司规模扩大,人工成本增加所致。同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下降了9.74%、7.68%和7.33%,主要由于公司控制压缩各项费用,严格执行增收节支所致。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42%,主要由于公司聚焦智能产线设备的研发,对研发项目进行精简,持续聚焦主业。

  资产负债表来看,公司期末货币资金达2.22亿元,同比增长2.79%,主要系货款回收及时,银行存款同比增加所致;在建工程达2417.43万元,同比降低1.03%,主要系报告期内嘉兴生产基地转入固定资产所致。

  现金流量表来看,公司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9.33亿元,同比上升21.64%,主要系报告期销售规模扩大回款相应增加,同时本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政府补贴及其他往来同比增加所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上升22.29%,主要系报告期合内因业务规模的扩大而导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给职工、各种税费以及支付其他往来同比增加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上升34.29%,主要系报告期内赎回结构性存款同比增加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下降55.05%,主要系上年度支付收购通宇航空51%股权等所致。

  应用服务、智能装备、航空零部件加工及3D打印三大业务齐发力,军工业务价值逐步凸显。公司主业围绕激光服务,2017年收购上海东唐布局智能装备业务,实现产业链的纵向延伸;2019年收购成都通宇51%股权,切入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务,并将3D打印向军用领域扩展。2020年公司公告完成收购成都通宇剩余49%股权。目前公司形成应用服务、智能装备、航空零部件加工及3D打印三大业务齐头并进之势,2020年年报显示,三大业务占应收比重分别为64%、33%和2%,智能装备和航空业务占比逐渐增加。预计随着新机型放量及3D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逐渐扩大,军工业务价值将逐步凸显。

  推行股权激励和回购组合拳,彰显公司未来发展决心。公司继2014年限制性股票、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后,于2019年11月再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向125名激励对象授予750万份股票期权。2021年一季度,公司发布公告,自上市依赖首次回购公众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4元/股,价格上限较公告日收盘价溢价超过40%;同时,回购股份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相结合。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投资建议:公司围绕激光制造,纵向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加强整体解决能力,受益5G商业化大势以及公司产能的扩充;通过成都通宇切入军工业务,伴随新机型的放量以及航空3D打印渗透率的提升,军工业务价值逐步凸显。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为1.7亿、2.2亿和2.8亿元,对应PE为40X、32X和25X,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电子产业发展、军机换装列进度不及预期、3D打印业务军工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