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2020年年报点评:进军光电吊舱领域,“十四五”期间公司红外产品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内容摘要
  事件:公司4月22日公告,2020年公司营收10.90亿元(+105.52%),归母净利润3.90亿元(+187.56%),毛利率61.99%(-0.14pcts),净利率36.37%(+10.63pcts)。

  投资要点:

  公司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实现翻番,光电吊舱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红外产品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10.90亿元,+105.52%)、归母净利润(3.90亿元,+187.56%)及扣非归母净利润(3.75亿元,+220.39%)均实现翻番,创下公司上市以来历史新高,主要系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司作为工信部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疫情期间一直持续满负荷生产,同时,公司传统主营业务中的型号装备产品订货持续快速增长,并实现按期高质量交付所致。另外,公司净利率(36.37%,+10.63pcts)及ROE(27.23%,+15.42pcts)也出现大幅增长,均创下历史新高。

  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涵盖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和巡检机器人类产品两大领域。

  具体来看,2020年,公司红外及光电类产品收入(9.97亿元,+104.15%)显著增长,实现翻番,毛利率(60.81%,-0.80pcts)略有下降,公司红外及光电类产品的销量及产量分别较2019年同比增长262.35%及250.42%,主要系报告期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爆发,防疫类产品需求实现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军品行业同期实现快速增长,公司产品实现如期交付所致。同时,根据公司披露,公司在2014年募集资金所投的项目,即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建设项目(预案中披露计划新增产6000台(套)各类红外热像仪产品产能)以及红外热像仪建设项目(新增年产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13000只的能力)已于2020年2月1日完成,而公司于2020年7月披露的非公开发行A股预案中披露,目前,公司产线数量仍有限,仍急需扩大红外热成像仪的生产规模,解决产能瓶颈问题,提升公司的订单承接能力。我们认为,公司2020年初的产能扩充完成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公司2020年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大幅增长的产能需求,但根据近年来市场对红外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来看,产能瓶颈可能在短期内仍会对公司未来红外产品收入的增长存在一定影响。

  巡检机器人业务方面,2020年公司收入(0.66亿元,+129.61%)大幅增长,毛利率(73.81%,-0.09pcts)维持在较高水平,销量及产量增速分别达到143.00%及148.60%,主要系当前电力等重点行业同期实现快速增长,公司产品实现如期交付所致。

  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具体特点如下:

  ①公司在承担国家核高基项目下,在非晶硅技术路线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为公司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巡检机器人类产品两大业务领域奠定了较强的技术竞争力;

  ②“十四五”期间,公司红外及光电产品,无论在军品及民品领域的需求均有望维持快速成长,公司该业务的收入也有望在“十四五”期间整体维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十四五”中期,公司突破产能瓶颈后,规模效应有望带来边际成本的改善,公司红外及光电类产品的盈利空间有望维持在高位,使公司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利润增长进入快车道;

  ③公司收购航宇智通,在机载光电设备领域的收入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军品有望向产业链中游的分系统领域拓展,有助于公司军品收入的进一步增长,提升红外及光电产品业务整体的盈利规模;

  ④伴随我国新基建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电力行业持续朝向智能化及免维护化方向的发展,市场对公司巡检机器人产品的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库存的快速增长或表明公司巡检机器人的订单较为充足,有望兑现至业绩。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28亿元、14.50亿元和18.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亿元、4.76亿元及6.20亿元,EPS分别为0.82元、0.95元、1.24元,我们给予目标价格32.96元,分别对应40倍、35倍及27倍PE。

  风险提示:防疫用红外产品需求大幅度下降、红外成像市场竞争加剧、红外成像新应用市场开拓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