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碱电+锂电,一稳一拓,逐步迈过原材料影响低谷
内容摘要
  事件:公司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发布,期间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0.71亿元,同比增长57.35%;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56.19%;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9.60亿元,同比增长48.12%;实现归母净利润5634万元,同比增长8.14%。

  锂电+碱电双轮驱动,逐渐迈过原材料价格影响低谷期:公司属于电池行业中的圆柱形高倍率锂电池和一次圆柱形碱性锌锰电池行业,是锂电池和碱锰电池设计、开发、生产、营销的服务提供商。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0.71亿元,Q1-Q4收入分别为6.48/7.49/8.28/8.47亿元,2022年Q1实现收入9.60亿元,同比+48.12%,环比+13.40%,主要为拓展销售渠道及长虹杰创项目新增产能释放,销售规模增长所致。从经营成果看,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Q1-Q4分别为5210/7508/7595/4974万元,2022年Q1归母净利润为5634万元,同比+8.14%,环比+13.27%。公司2022年Q1毛利率为14.29%,同比-10.8pct,环比-3.3pct;净利率为7.86%,同比-5.2pct,环比+0.07pct。

  锂电2021年增长134%,产能持续扩张:公司2021年锂电收入实现17.32亿元,同比+133.79%,毛利率为21.70%,同比-7.83pct,主要源于公司下游需求持续高景气,公司通过募投项目建设、资产重组等方式,产能不断扩张。2021公司年实施了绵阳锂电扩能项目,新增3条18650锂电池生产线及1条21700锂电池生产线,18650锂电池生产线已于2021年四季度投产并达产,21700生产线已进入产量爬坡阶段,同时公司泰州工厂新厂区建设正在进行,预计2022年12月底将新增1条18650产线、1条21700产线。另外,根据公司资产重组预案,公司2021年锂电产能为1.66亿只,2022年预计达4.09亿只,2023年预计达5.04亿只。

  锂电业务布局高倍率,逐步进入TTI等外资产业链+提价显效,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公司适应高倍率趋势,推出INR18650-2.5/3.0Ah、INR21700-3.0/4.0Ah、超低温倍率电池INR18650-2.5/3.5LAh等产品,已具备全系列高倍率锂电池产品供应能力,并在低温放电性能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另外,公司在原有客户基础上,已逐步进入国际一流客户供应链体系,如TTI、百得、BYD(比亚迪)、上海器外、飞利浦、科沃斯、安克创新等公司,部分客户已经签订保密协议,部分客户已经完成审厂(公司公告)。同时,随着公司与客户提价效果逐步显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修复。

  投资建议:公司以碱电业务为基,持续加码布局锂电业务,在电动工具无绳化、锂电化及锂电池产能转移等趋势下,公司有望持续增长。公司最新市值43亿元,PE(TTM)16.8x,建议关注。公司2021年权益分派,拟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以股票发行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以每10股转增6股(无需纳税),共预计派发现金红利8128万元,转增4877万股,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资产重组实施风险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我有话说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