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公司动态点评:一季度业绩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订单持续呈现积极趋势
内容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与2022年一季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93亿元,同比增长15.13%;实现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减少14.61%。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109.93%。实现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增长2181.67%。

  研发投入实现多项突破,公司控费效果良好:研发支出方面,公司2021年研发支出共0.83亿元,同比增长13.70%,研发费用率为6.93%。大量的研发投入形成的核心技术成果通过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等方式进行保护。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10件,授权软件著作权132件。2021年,公司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在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产品领域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改善,如新能源驱动电机激光焊接连接线技术、新能源驱动电机U-PIN自动插线技术、新能源驱动电机扭头技术,为公司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费用率方面,公司控费效果良好,2021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8%,7.23%,2.45%,较上年分别变动0.03pct、-0.88pct、-0.64pct。费用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公司管理成效显著。截止至2022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水平持续上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9.9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81.67%,主要由于公司报告期内金额较大订单收入确认所致。

  受益于多年人才技术积累,新能源及传统燃油车装备订单持续增长:在智能装备领域,公司自2015年开始进入新能源生产线领域,陆续承接了特斯拉、上汽通用、一汽大众、孚能科技等国内外客户动力锂电池模组/PACK智能装配线订单。2021年12月底,公司披露了关于拟收购新浦自动化事项,未来公司计划该板块业务延伸至上游的锂电池芯智能生产线。在传统燃油车方面,我国2021年汽车产销量为2627.5万辆,同比增长3.8%。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和芯片短缺问题的解决,长期来看我国汽车产销量仍将保持上涨态势,而传统燃油汽车未来5年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公司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紧跟国内市场“走出去”的步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取的项目订单不断增加。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领域项目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新签订单合计金额为9.01亿元,同比增长75.63%;传统燃油车装备制造领域项目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新签订单合计金额为10.68亿元。

  公司不断挖掘客户需求,自主研发软硬件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得益于多年为汽车行业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过程中,对其生产管理逻辑、生产管理标准、生产安全标准等的积淀,公司在为客户提供智能生产线及智能装备的同时,能够不断挖掘客户需求,自主研发打造出独有的生产制造软件产品与配套业务服务,为客户提供“咨询管理+软件设计”的非标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有效衔接了人、机器、原材料、产品、数据的生产执行管理系统(MES)、为客户提供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分拣配送、柔性调度、环境能源、质量体系、资产管理、网络监控、数据BI等工厂端信息的生产运营管理系统(HSMOM)、为汽车行业中的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对产品设计全过程的管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ArasPLM)等。

  投资建议:公司是一家提供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集成供应商,主要从事智能生产线的规划、研发、设计、装配、调试集成、销售、服务和交钥匙工程等。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政策支持,根据年报中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未来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将以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给公司带来业绩发展空间。同时公司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生产制造软件产品与配套业务服务,有利于留住客户,同步保证业绩稳定,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74、2.35、2.96亿元,EPS为1.36、1.83、2.31元,P/E为18、13、10倍。

  风险提示:技术更新迭代风险;技术人才流失与技术泄密的风险;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的风险;管理风险;下游行业和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下游行业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风险。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我有话说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