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跟踪报告:高性能碳纤维领域领军企业,产能扩张大额订单保障业绩
内容摘要
  高性能碳纤维领域领军企业,高毛利情形下业绩表现亮眼。一直以来,公司专注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业绩方面,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5.72%,其中碳纤维和碳纤维织物分别占比77.62%、22.35%。2022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135.91%;实现归母净利润9066.08万元、同比增长183.83%。毛利率方面,由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碳纤维行业技术壁垒和产品附加值均较高,近三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在80%左右,表现亮眼。2021年公司碳纤维和碳纤维织物的毛利率分别高达76.57%、78.81%,虽然相较2020年有所下降,系主要客户A对公司碳纤维及相关制品的采购量提升,协商后下调产品价格所致,但总体仍维持高位。产能产量方面,2021年,公司的千吨线通过了客户及相关部门产品等同性验证程序,正式投产后总设计产能约300吨(3k),有望进一步提升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供给能力;公司还新增了碳纤维织物设备,产能较2020年提升了2倍;2021年,公司共生产碳纤维及其织物145.91吨,同比增长27.91%,共销售156.06吨,同比增长34.35%,贡献了良好的业绩。

  公司启动三期项目的建设,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2022年1月26日,公司定增募投三期项目,拟募集资金16.5亿元建设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8.67亿元,用于建设聚丙烯腈原丝生产线、氧化碳化线、碳纤维织物车间及相关配套实施,项目建成后具有年产1500吨(12K)或400吨(3K)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的生产能力。该项目建设期为4年,预计在第5年达产50%、第6年达产100%。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具备更高性能碳纤维和石墨纤维的生产能力,并有望进一步的满足航空航天及其他中高端市场对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提升国产碳纤维在高端领域的自主保障能力。

  研发实力较强,高性能碳纤维领域竞争优势显著。公司现已具备高强型ZT7系列(高于T700级)、ZT8系列(T800级)、ZT9系列(T1000/T1100级)和高模型M40J级、M40X级石墨纤维工程产业化能力,并已成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ZT7系列(高于T700级)碳纤维产品的批量稳定供应商。其中ZT7系列碳纤维产品已正式进入稳定的批量生产阶段,打破了国外对高性能碳纤维的封锁和限制。与此同时,公司还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批产一代”的研制思路,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2021年公司的研发费用高达0.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98%,且研发的更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已提供给客户进行新产品验证工作。未来,公司将通过自有核心技术改进ZT9系列(T1000/T1100级)高强度碳纤维产品性能,攻关M65J级高模量石墨纤维等新一代国产碳纤维批量稳定制备技术,同时扩充高性能碳纤维产能,优先满足航空航天领域的战略需求,并拓展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场景,保障行业领先地位。

  碳纤维生产工艺先进,生产成本可控。生产方面,公司采用二甲基亚砜一步法纺丝路线,有效地将原丝、预氧丝和碳纤维质量前后关联起来,有利于碳纤维质量的提升。聚合阶段,通过对聚丙烯腈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和可控合成,实现了纺丝原液的连续快速合成;纺丝阶段,根据客户需求采用湿纺和干喷湿纺两种纺丝路线,其中的湿法纺丝工艺突破了二甲基亚砜溶剂的快速脱除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的快速稳定化制备。氧化碳化阶段,公司突破了均质氧化碳化工艺,实现了碳纤维批量稳定化制备,碳纤维产品在成品率方面表现优异,达90%以上。溶剂回收方面,采用多级精馏工艺,实现了二甲基亚砜和水的全回收利用,达到二甲基亚砜零排放标准,大幅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

  签订大额订单保障业绩,下游航空航天领域客户粘性大。2022年3月14日,公司与客户A签订《产品订货合同》,合同总金额为21.69亿元,是2021年营业收入的526.81%,合同履行期限为2022-2023年。与此同时,高性能碳纤维行业具有“以销定产”的特征。下游航空航天客户制造复合材料时对碳纤维在规格、性能、稳定性方面有诸多需求,且在航空航天装备生产过程中的型号一旦确定,所用原材料不会轻易更改,因此通常来讲,客户在选定了高性能碳纤维供应商后不会轻易更换,特定型号产品与供应商会形成深度绑定,客户粘性很高。与此同时,航空航天型号装备使用周期较长,公司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需求能够持续地得到保障。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为高性能碳纤维领域的领军企业,高毛利情形下叠加产能放量公司业绩持续优异,后续公司产能扩增步履不停。考虑到2022年部分原材料产品价格的上涨,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022年盈利预测,维持2023年盈利预测,新增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9(下调6.9%)/6.52/8.45亿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建设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我有话说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