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首次覆盖:深耕DMC系列产品,深度挖掘新能源市场机遇
内容摘要
  不断向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产业链纵向延伸,形成以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为主导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公司作为国内第一批DMC生产企业,在2003年建设了5000吨/年DMC装置,随后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在行业中认可度也不断提升,随着近几年在电解液溶剂市场的深耕,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国际知名度较高的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供应商,品牌优势进一步彰显。公司在产与规划新建DMC项目同时拥有环氧丙烷酯交换法、环氧乙烷酯交换法等多工艺技术路线,拥有小试、中试、量产平台,技术研发优势明显。实现产业链配套后,公司相关产品竞争力一直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多产品组合一站式供应服务,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溶剂、锂盐、添加剂组成,公司同时拥有5种电解液溶剂、锂盐六氟磷酸锂以及二氟草酸硼酸锂、氟苯等产品,形成为客户提供溶剂、锂盐、添加剂的全面一站式配套服务供应平台,2022年上半年公司陆续公告2万吨正极补锂、1万吨氟代溶剂、1万吨新型导电剂,3万吨硅基负极等项目,6月份公司公告在武汉与眉山基地分别拟投资建设20万吨/年电解液项目,电解液项目规划总产能达到70万吨/年,相关项目顺利投产后公司行业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加大科研投入实施技术创新,布局硅基负极等新型锂电材料。公司1000吨/年的硅基负极材料生产线于2021年试生产,硅基负极预锂化技术的突破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支持,通过坚持不懈的技改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现有硅基负极产品为高首效型硅氧碳负极材料,同时在“气相硅碳”有一定技术储备处于研发中,气相硅碳可以应用在固态电池。公司与部分动力电池客户进行了超过1年多时间的认证测试,硅基负极产品已经获得部分客户认证通过,2023年公司可以实现批量出货。公司依托胜华研究院,对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将聚焦于锂电材料、溶剂工艺、半导体辅材、电解液材料、硅基负极材料五大技术研发方向,持续展开科研攻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0、16.92、26.9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6.66、8.35、13.30元/股,公司有新产品投产较多给予一定估值溢价,我们给予2023年13倍PE,对应目标价108.55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新增产能的风险;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在建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的风险。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我有话说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