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签订PET复合铜箔首张订单,新能源材料业务突破
内容摘要
  事件描述
  6月21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签订PET复合铜箔首张订单。公司于2022年12月完成首条复合铜箔设备安装,随之产品送样下游客户,经客户反复测试验证,近日获得首张产品订单。
  事件点评
  公司为BOPET龙头,积极发展“五大板块”新材料业务。公司为深耕BOPET行业的龙头,聚酯薄膜的市占率全球第一。公司积极发展“五大板块”新材料业务: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可变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和节能窗膜材料,形成了“母粒+基材+膜材料”一体化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预计公司今年出货量达60万吨。
  新能源材料板块积极开拓,今年将具备5000万平米复合铜箔产能。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主要在负极集流体与光伏发电下游广泛应用。PET复合铜箔方面,公司于2020年8月进行PET复合铜箔材料项目立项,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对下游客户送样,12月完成首条水镀线的安装调试,已具备量产能力,近日已获全市场首张复合铜箔订单,预计今年有5000万平米的复合铜箔产能,二期规划5亿平米产能。公司订单是公司在负极集流体的新突破,看好公司在复合集流体领域的先发优势。Q1新能源材料板块毛利率恢复至2.9%,预计Q2恢复至15%以上。
  布局光学膜十年,客户拓展顺利,预计Q2毛利率进一步修复。公司光学膜业务全球市场份额20%,不断拓展海内外客户,公司是三星的6个核心供应商之一,近几年拓展TCL、海信、索尼等客户。MLCC离型膜方面,公司MLCC产能一期5亿平米,今年1月成为三环集团的供应商。Q1光学材料板块毛利率恢复至7.2%,预计Q2毛利率将进一步修复。
  公司可变信息材料高市占率高毛利率,热收缩膜替代PVC快速推进市场。可变信息材料方面,公司全球市占率52%,与法国ARMOR、天地数码等企业的深度合作,Q1毛利率达36%。热收缩材料方面,公司热收缩膜自产母粒性价比凸显,现有5万吨PETG热收缩膜产能,预计年底产能达15万吨,公司与东鹏特饮、伊利、农夫山泉等多个国内食品龙头全面展开合作,当前PETG替代PVC快速推进,未来PETG需求预计持续增长。
  公司2023Q1业绩承压,Q2聚酯功能膜产品价格及盈利能力有望回升。去年及今年年初聚酯薄膜产能扩张,行业竞争加剧,伴随原料价格攀升,需求下滑,市场供需矛盾加大,效益下降,Q1聚酯薄膜毛利率为-16.5%,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4%。2023年终端消费恢复仍需时间,我们认为随着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逐渐复苏、光伏需求向好,公司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价格及盈利能力有望自Q2回升,看好公司后续盈利修复。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0.50.77.91,对应公司6月29日收盘价11.42元,2023-2025年PE分别为22.814.912.5,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复合集流体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下游消费电子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品开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我有话说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