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跟踪报告之一:23Q3业绩承压,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内容摘要
  2023Q3业绩承压。公司2023Q3实现收入120.83亿元,同比下滑18.7%;实现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1.3%。2023Q3毛利率14.36%,环比下滑0.8pcts。
  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的技术积累持续强化。(1)在产品开发方面,公司坚持“聚焦+差异化”策略,动力电池聚焦方形铝壳电池同时布局动力大圆柱电池,覆盖了BEV、PHEV/EREV动力和储能两大应用市场。同时,动力电池除乘用车外,产品应用领域覆盖包括商用车、船舶等。(2)在技术方面,公司在先进技术和系统集成方案持续加大研发,兼具CTP、CTB及CTC等集成方案,满足终端客户的多元化需求。1)针对BEV市场,公司推出“闪充”电池,可适配800V高压及400V常压系统,实现全面快充化,解决用户对安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长和成本高的焦虑。超级快充4C电池产品已经在23Q1实现量产。在研4C~6C“闪充”电池开发进展顺利,全场景实现10分钟续航800里。2)针对EREV和PHEV市场,公司布局涵盖100-200KM的插混电池产品。公司EREV产品面向高端市场,在追求长续航和高性能基础上同时实现高安全性。3)针对电动汽车运营市场,公司提供长寿命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极大拓宽应用场景及应用边界,提升客户体验。
  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客户不断拓展。公司已相继与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主要客户为海内外头部车企以及新兴的造车新势力,国内客户包括吉利、东风、东风柳汽、理想等,海外客户包括雷诺、日产等。此外,公司也获得了沃尔沃、大众、广汽、上汽等大客户定点。
  储能电池类业务持续布局。公司储能电池布局覆盖电网储能、家庭储能及数据中心备电应用场景。针对电网储能,公司已经实现280Ah电池量产。公司在研的306Ah/314Ah电池将进一步优化能量密度、能效和成本,目前进展顺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公司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笔电等下游景气度尚待恢复,我们下调公司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69/16.35亿元(下调比例为55.6%/47.3%),新增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2.83亿元。我们看好公司主业务复苏以及电动汽车类电池、储能电池等业务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客户导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我有话说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