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低协方差资产重估,水电龙头的预期差与底层逻辑
内容摘要
  长江电力2016年以来超额收益明显,但是我们分析预期差并不在分子端。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公司,长江电力资产的优质性有目共睹,近年来受益于财务费用下行、投资收益增长以及乌白资产注入,EPS稳步增长。然而,从估值理论来看,资产优质与否乃至业绩增速高低,都不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超额收益需要预期差,持续的超额收益需要持续的预期差。水电板块尤其是长江电力,一直以“透明”为标签,无论是收入端还是成本端,都很难有太大的预期差,分子端的变化难以解释公司的超额收益。

  从投资组合理论看水电,低协方差资产持续重估。复盘来看,公司的超额收益其实是在三次熊市里实现的,大盘涨的时候一起涨,大盘跌的时候没有跌。我们认为水电的核心预期差是商业模式的抗风险能力,抗风险能力会影响到风险溢价,折现率下降带动估值水平持续提升。对此,教科书上的金融学理论可以提供支持:根据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个股的定价是由其在组合中的地位决定的,威廉·夏普进一步指出,在均衡状态下,任何一只股票,给组合带来的贡献应该与组合为其付出的成本成正比,前者是个股收益率,后者是组合方差的变化,由个股与组合的协方差决定。模型的推论简单来说,就是协方差越低的资产越贵。

  回顾水电的商业模式,长期以来,相当部分的投资者将水电公司归为稳定价值类资产,但是水电公司的商业模式与公路/机场/港口/银行/消费品等存在本质差别,市场对其绝对低协方差属性并没有充分认知。首先,水电公司营业收入的驱动力非常特殊,降雨与宏观经济绝对脱钩;其次,从产品特性来看,水电是终端同质化商品中的少数低成本供给,决定了价格端的低风险;加之商业模式简单,财务报表质量极高,杜绝了大部分管理层风险,联合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电资产的特性就是“全方位的低协方差”,市场对此并没有充分认知。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很多市场原本认为的“低风险、高增长”资产逐渐掉队,水电龙头的低协方差属性持续凸显。折现率降低使得水电公司通过“龟兔赛跑”的方式,慢慢甩开了大盘。

  上述现象也可以作为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EugeneFama提出的“低风险异象”的印证。由于人类天性乐观,市场容易高估高风险资产的胜率,导致市场对高风险资产的补偿力度远小于理论计算值。随着预期与现实逐渐并轨,高风险资产有着更高的低于预期概率。相比之下,由于市场在一开始倾向于低估风险,没有给低风险资产充分定价,在经历一轮完整的周期后,反而是低风险资产类别的累计收益率更高。站在当前时点。即便长江电力过去几年机构持仓比例持续提升,公募基金持仓绝对额仍然处于显著低配状态,我们认为公司乃至整个水电板块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在公募基金达到平配之前可能均有超额收益。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89(业绩预告)、339.94、357.42和374.7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22、18、17、1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简易DCF估值,预计公司在来水稳定后,每年自由可支配现金在500亿元量级,假设公司再投资回报率不低于折现率,则可以直接对每年500亿元现金流进行折现。在永续经营假设下,公司合理市值即自由可支配现金流除以折现率。市场必要收益率取7%,定性分析公司的折现率一定低于市场平均值,在6%折现率下,公司权益价值=500亿元/6%=8333亿元;在5%折现率下,公司的权益价值=500亿元/5%=1万亿元。

  风险提示:非权益法核算的金融资产股价发生大幅波动;电价政策调整。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我有话说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