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Q25业绩基本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2024年收入为263.24亿元,同比+13%;归母净利润为9.53亿元,同比-7%。其中4Q24收入为81.86亿元,同/环比+20%/+25%;归母净利润为2.36亿元,同比/环比+25%/+28%。1Q25收入为62.61亿元,同比/环比+10%/-24%;归母净利润为2.56亿元,同比/环比+15%/+8%。公司2024&1Q25业绩基本符合我们预期。
发展趋势
客户结构优化叠加海外产能释放,营收增速稳健。分产品看,内饰件收入同比+17.64%至135.04亿元,外饰件同比+38.40%至50.81亿元,得益于自主品牌客户订单放量,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车企贡献较大。公司快速迭代客户结构,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丰田、奔驰、宝马)合计销售占比为33.12%,传统合资企业客户集中度下降。海外市场方面,海外业务收入同比+18.49%至56.40亿元,墨西哥工厂及东南亚基地承接订单贡献增量。向前看,随着欧洲6家亏损子公司剥离,我们认为公司海外业务有望逐步实现扭亏。
盈利短期承压,费用管控与业务优化释放经营韧性。2024年毛利率同比-0.22pct至16.6%,1Q25毛利率同比-1.2pct至13.88%,主要系1)国内:年降压力及新工厂投产致国内2024年毛利率同比-1.02pct至17.80%;2)2024年海外毛利率为12.2%,仍低于国内水平。费用端,销售费用率同比-0.64pct至0.85%,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0.67/+0.08pct至5.00%/3.62%,主要系并购整合与智能化项目研发投入。随着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兑现以及海外业务调整,我们认为毛利率有望逐步修复。
以业务拓展驱动高质量发展,分红比例较高重视股东回报。公司凭借优秀自主研发能力开拓新兴产业,并公告未来计划通过并购方式补齐汽车座椅产品空白,形成全座舱供货能力,并通过“自研+并购”切入底盘轻量化和智能化领域,打造“车身+底盘+电池”解决方案。通过回购注销、高比例分红(40%)等举措强化股东回报,提振市场信心。我们预计公司并购整合有望带来更大的协同效应。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不变,首次引入2026年净利润12.8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9.5倍/9.0倍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15.80元目标价,对应10.7倍2025年市盈率和10.0倍2026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11.7%的上行空间。
风险
海外业务不及预期、合资客户销量不及预期、利润率低于预期。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