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合理而迫切 让资金“愿意来”“留得住”
07-13 07:03 城市金融报

  传闻已久的基金费率改革终于靴子落地。

  7月8日,证监会发布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即日起,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分别降至不超过1.2%、0.2%。

  与此同时,易方达、广发、华夏、南方等多家公募基金巨头集体披露公告,自7月10日起降低旗下部分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已成立的权益类基金中,管理费率超过1.2%的全部降到1.2%,托管费率超过0.2%的全部降到0.2%。

  降低费率是基金行业对基金赚钱效应减弱、基民投资体验不佳的反思,也是基金行业让利基民、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公募基金行业作为普惠金融的题中之义。

  一直以来备受诟病的公募基金管理费“旱涝保收”模式迎来重大变革。监管层日前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具体举措包括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完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披露机制等。其中,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

  部分头部机构已经用存量产品作出表率,易方达、华夏、广发、兴全等权益保有量规模居于头部的基金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对公司旗下管理费率高于1.2%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进行管理费率下调,托管费高于0.2%的调整到0.2%。这说明之前市场传闻的“新老划断”并不靠谱,存量权益产品费率的下调看来也是大势所趋,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整个行业从上到下回应市场需求,主动求变,走出舒适区的决心。

  公募基金管理费改革的落地,选在市场已经疲弱了一段时间的当下,既显合理也显迫切。据第三方统计,去年各类基金亏损达1.45万亿元,但管理费收入1442.43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管理费收入占比过半,达888.17亿元,这显然让大多亏损的基民意难平。今年上半年的权益基民感受,同样也没好多少。

  自己亏钱,替自己管钱的基金公司照样挣钱,这叫什么事?同时,与国外成熟市场各类费率较低的指数基金受欢迎程度较高的情形不一样,我国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相对较高、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较大,弱市时极容易放大这一负面体会。按照费率新规导向,基金费率将与基金投资业绩挂钩产品,按照基金业绩表现分档收取管理费,费率水平双向浮动,收益表现不达约定水平时,管理费水平适当向下浮动,收益表现超越约定基准时,管理费水平适当向上浮动,这无疑合理而必要。

  在公募费率改革之前,对于基民的“优惠”,那便是与持有时间挂钩,产品按照投资者持有产品份额时间分档收取管理费,投资者持有份额时间越长,支付的费用水平越低;但对于基金公司自身,除了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赎回费之外,基金的管理费与托管费无论基民盈亏,都要收取。当然,对于大部分基民来说,基金公司挣钱不要紧,但是前提是给基民挣钱。包括公募基金在内“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行业,检验业绩唯一的硬指标就是赚钱效应,这也是行业收费是否合理的最重要标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资管公司如果不代客理财,亏的是自己的钱,则完全不用理会别人的说三道四。

  无奈资本市场风云突变乃是常事,即便是专业投资机构,也很难做常胜将军。而基民当中更有不少“小白”属于火线入市,往往一开始接触权益类产品,是在市场高点时闻风而动,选择明显不适合自身特点的权益产品,莫名敢于放大风险,低谷时却又难以接受,一割了之,与A股的牛短熊长“相得益彰”,因而便成为“基金挣钱,基民不挣钱”这一顽疾的由来之一。当然,并不是说浮动费率就是万能,其对于资管行业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放大效应也不容小觑。但在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的同时,审慎推广浮动费率,无疑更为合理和迫切。

  截至2023年5月末,我国公募行业总规模已近28万亿元,而且这一发展势头仍在延续。费率新政之下,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的展业难度上升。与之一样受影响的,除了银行代销渠道之外,还有基民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一些基金销售机构(知名机构如支付宝、理财通等),因为基金公司要将管理费当中一定比例切出去给到这些机构,仅去年全年,销售渠道相关费用占公募基金费用总额的比例就将近四成。此外,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费率降低也已经箭在弦上,这对于券商等机构的发展也将构成极大影响。但这一切的出发点与终点都是为了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让大小资金“愿意来”并且“留得住”。

免责声明: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本公司所隶属机构及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