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期货通
打开APP

是时候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谈产业国际合作

来源: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 2024-04-08 20:11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

是时候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了!

2024年,国际地缘政治局势依然紧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个别国家针对中国的“小院高墙”正在演化成“高墙大院”。在如此众多不确定因素共振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国际合作面临着哪些挑战?又该向哪些方向发力?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交流与外企委员会秘书长庞广廉就这些问题向记者谈了他的见解。

稳外资广交新朋友

当前,尽管目前美欧等众多跨国石化企业依然认为中国是其全球战略的最重要市场,过去一两年也有不少世界级的大型石化项目在中国开工建设并陆续投产,如巴斯夫湛江一体化项目、中海壳牌惠州乙烯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等。沙特阿美、林德等公司也先后与国内的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合作协议。然而,也有不少的外资石化企业将原计划在中国开展的业务转移到印度、越南、泰国、印尼、墨西哥等地。

“无论是从促进经济增长,还是带动就业,也无论是推动产业技术水平升级,还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石化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稳定外商投资,改善营商环境,对促进我国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庞广廉表示。

2023年8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6方面健全吸引外资的工作机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近期,又有一系列的开放政策持续出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出了50多项金融对外开放措施。

对此,庞广廉表示:“这些措施在吸引和稳定外商投资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到石化产业,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高质量引进来,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行业间耦合发展,是我国石化产业需要着力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据介绍,石化联合会国际交流与外企委员会今年将维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在反映会员政策法规诉求、协助会员前期深度参与政策研究与交流、促进中外企业交流合作方面开展工作,在推动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强化政策稳定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稳外资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通过加强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交流与产业合作,有利于共同培育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在产业结构升级、 应对气候变化、构建绿色价值链、引领数字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外资企业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驱动力。”庞广廉表示。

走出去增强供应链韧性

走出去是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对外合作的另一个坚定选择。

随着市场基础原材料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国内容纳新产能的空间越来越有限,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出海开拓新市场、寻求新机遇,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是当下中国石化企业的必然选择。

“海外投资有助于中国化工产业规避贸易壁垒,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国内竟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探寻新的增长点,可以增强国内石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此同时,中国石化企业‘走出去”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实现互利共赢。”庞广廉表示。

他同时也提醒,“走出去”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改变了全球化进程。石油和化工企业的海外项目多为重资产项目, 一些国家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因素会增加中国企业出海的难度,而且境外石化项目时间长、成本高,预期现金流不稳定,企业业绩也会受到汇率波动影响。

对此,庞广廉提出,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引导企业抱团出海、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降低海外投资风险的开创性举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具备当地政府授信,已成为促进中国和境外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是深化投资合作、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庞广廉还提到,中国企业在出海时想要行稳致远,就必须顺应国际发展的新潮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ESG)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识,也是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海外投资的重要抓手。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习俗等差异较大,上到宏观指导激励政策,下到语言沟通禁忌,都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挑战。而ESG推动企业超越了单纯的利润追求,上升到对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追求,引导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以此为抓手,能让中外企业的合作基础更坚实。

今年初,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与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联合组织系列走出去ESG沙龙,重点介绍了“一带一路”重点国家能源化工投资机遇并解读ESG的相关政策,为已经“走出去”和准备“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类似的工作我们还开展了许多。2024年我们将持续更新行业走出去信息库、数据库、项目库和人才库,为石化企业海外投资建厂、增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支持。”庞广廉表示。

搭平台提升影响力

在大力稳外资、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提升中国在全球石化行业领域的话语权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已经是时候开创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国际合作新格局,形成与我国石化大国的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了。”庞广廉说。欧美日韩等石化产业发达的国家一直是国际行业治理的主力军,在引领产业方向、制定行业政策法规、行业国际公约谈判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化工产业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一,主要大宗化工品产量产值约占全球40%。然而中国在国际石化产业界的话语权却不多,缺乏更多参与全球行业治理体系构建及国际公约制定等相关工作的机会,这与中国世界化工大国的地位和实力不相符。

庞广廉坦言:“积极参与国际行业治理、增强国际话语权一直是中国石化行业的一个弱项和短板。且不说欧美等石化大国,即便是日本这样一个石化产业体量不大的国家在国际行业治理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随着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型,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急需一个与国际同行平等交流的平台以及与其角色想匹配的国际话 语权。但目前这项工作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他认为,这一方面是业内普遍对此事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另一方面是专业人员和经费缺乏所致。国际合作交流的从业人员既要通晓中西文化,又要对产业有深入了解,能用国际语言把中国的化工故事讲好,这对我们掌握国际话语权非常重要。

他表示,石化联合会一直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目前石化联合会已经同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 (ICCA)、携手可持续发展 (TFS) 、世界塑料理事会 (WPC)、终止塑料废弃物联盟 (AEPW)、国际化肥协会(IFA) 等国际组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过石化联合会牵线搭台,国内一些领军企业在这些国际行业组织中占得一席之地。通过这些平台,一方面国内企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国际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沿动向。另一方面也让各成员国深入了解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技术进步、行业政策导向,为中国企业提升国际话语权打下基础。

据悉,目前已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中化等中国企业表示,希望借助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董事会会议及工作组会议的平台,在能源与气候变化、循环经济、塑料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更多地向世界提供中国解决方案,不断增强在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际组织规则方面的话语权。

庞广廉还提到,石化联合会每年举行的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等活动都会吸引众多国际同行,成为展现中国石化产业实力的重要窗口。今年3月,石化联合会将组织国内化工企业、协会及园区的负责人前往美国休斯敦参加由标普全球主办的2024世界石化大会。“这也是我们向世界展现中国石化产业坚定推 进低碳绿色、安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讲好中国化工故事的一个重要契机。”

本文所有内容均来源第三方网站,不代表同花顺期货通官方的观点。金融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热点文章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APP内打开

1、点击右上角按钮

2、选择分享 微信好友、朋友圈、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