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资本与硬科技投资:工银投资的战略与实践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国有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的典型代表,工银投资在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中,以耐心资本为基石,积极探索硬科技投资的新路径。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详细阐述了耐心资本的内涵及其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策略。
耐心资本的四大坚持
冯军伏指出,要成为耐心资本,至少需要做到四个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风险投资和战略投资。长期投资要求具备强大的筹资和募资能力,以支撑长期投资计划,尽管短期内可能无法获得明显回报。价值投资则强调容忍短期个别项目没有分红或现金流入,但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应受到根本影响。风险投资要求在个别项目可能出现投资失败或本金无法收回的情况下,公司整体经营必须保持稳健,具备足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战略投资则强调参与公司治理,赋能被投企业,这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服务能力与水平,以支持被投企业的长期发展。
银行系AIC的独特优势
与传统VC/PE相比,银行系AIC在硬科技投资方面具有五大独特优势。首先,践行国有大行担当,坚决贯彻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政策落实能力强。其次,依托母行平台,行司联动提高股权融资可得性,共享母行客户资源、渠道资源、属地资源、品牌资源,为企业提供全域、全时、全面金融服务。第三,通过投贷联动,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探索建立投贷联动新模式,以多元化股权投资为企业提供覆盖“股权+债权”“直投+基金”“一级+二级”的“全场景、全周期、接力式”金融服务。第四,继承和发扬银行审慎稳健风险文化,夯实长期稳健经营的坚实基础。第五,资本补充和资金来源渠道畅通,有能力为实体经济提供长周期资金支持。
硬科技投资的具体实践
工银投资在选择投资标的企业时,主要关注企业所在区域、所在行业和自身能力三大方面。企业所在区域方面,聚焦国家重点区域战略布局,围绕各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科技创新资源禀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各地区链主企业为切入点,为各地区重点产业链的新质生产力建设及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长期资本支持助力。企业所在行业方面,聚焦与国家战略安全、竞争力提升有关的重点行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八大新兴产业,以及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生物制造等九大未来产业,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行业潜在增速高、未来增长空间大、市场进入壁垒高的重点行业,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链“卡脖子”环节,紧盯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中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力国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企业自身能力方面,聚焦六大维度核心竞争力,关注企业技术水平的先进性、行业地位的领先性、商业模式的成熟度、公司治理的完备性、团队背景的匹配度、投前估值的合理性六大维度,优选得到政府支持或产业链上下游认可的开创性或领先性技术,优选处于行业链主环节、领军地位并掌握行业引领权、主导权的企业,优选目标市场明确、广阔且市场策略清晰、可行的商业模式,优选机制体系完备、治理结构健全、符合ESG导向的企业,优选具有丰富产业经验、良好教育背景、综合实战能力强的团队,优选与企业发展预期、行业中枢水平相匹配的合理估值。
金融资本在新兴产业中的作用
金融资本在新兴产业成长过程中可以发挥三方面独特作用。一是针对起伏大,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当新兴产业过热膨胀时,金融资本保持理性,不盲目追热点,避免过度投机而加剧市场泡沫。在产业进入低谷时,金融资本适度布局,帮助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渡过难关,避免产业陷入衰退。通过逆周期调节平滑波动,减小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维护产业发展的稳定性,防止大起大落。二是针对转换快,提供全场景服务。针对科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资本通过提供“股、贷、债、保”等一揽子服务,增强服务的适应性,全方位助力科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的发展韧劲。三是针对节点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通过建立平衡制约机制,协调大小股东、新老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各方权益得到保障,明确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的职责与权限,促进公司决策的高效执行与监督。此外,强化ESG管理,推动科创企业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工银投资通过耐心资本的实践,不仅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还通过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战略赋能,助力科技创新生态的构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2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