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发行回暖 双向开放进一步深化

2025-03-19 03:48:55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4.1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1529亿元,和去年同期(961亿元)相比出现大幅增长

  有机构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与《关于进一步优化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发行绿色债券机制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进入国际绿色金融引领者和绿色金融规则制定者行列。通过这一系列制度、机制创新,不仅为境外机构提供了更友好的融资环境,也为全球绿色资本参与中国低碳转型开辟了新路径,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在全球绿色金融治理领域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绿色债券迎来发行“小阳春”。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1529亿元,和去年同期(961亿元)相比出现大幅增长。

  一系列政策的完善正为绿色债券市场长远发展“架桥铺路”。从政策层面看,近期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下称“框架”),为接下来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打下基础,重在引导绿色债券“走出去”。境外机构赴境内发债也同样迎来政策东风,旨在将绿色熊猫债“引进来”,这都表明我国绿债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深化。

  绿色债券发行回暖

  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整体回暖,也呈现出不少亮点,尤其是大额绿色金融债发行渐增,获得投资者踊跃认购。

  商业银行是绿色金融债的发行主力。2月26日,农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6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创国内绿色金融债单期发行最大纪录。2月,渤海银行、民生银行分别发行50亿元和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商业银行发行绿色债券,主要用于绿色信贷投放,这也将带动绿色贷款规模增长。

  金融租赁公司亦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光大金租、徽银金租分别发行了30亿元和20亿元绿色金融债。光大金租表示,该债券计划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挂牌,有望成为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挂牌的首支非银金融机构的国内绿色债券。

  去年绿色债券发行进入了“小低谷”——2024年,国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6814.32亿元,较2023年减少18.59%,规模有所回落。

  中诚信绿金分析称,2024年,绿色债券逐步迈入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银行业绿色资金进入投放和消化周期,超大额绿色金融债发行减少,使得发行规模较前两年有显著回落。

  “绿色债券市场增长承压主要受债券存量尚未消化、类型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在《2024年绿色债券进展报告》中提到。

  虽然去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有所减少,但是政策体系的日渐完备,为接下来的绿色债券发行打下基础。《2024年绿色债券进展报告》显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政策支持进一步成熟,各部门及监管机构合力从完善标准体系、优化发行机制、规范评估认证流程、改进信息披露框架等方面陆续出台政策,为绿色债券市场有序发展提供多方位支持。

  助力国内绿债市场提质扩容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重要部分,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4.1万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得益于中国绿色债券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持续推动产品和标准与国际接轨互认。

  今年的另一大亮点是,财政部近期正式对外发布中英文版框架,这是财政部作为绿色主权债发行主体的基石性文件。财政部表示,未来将以这一框架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丰富国际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这意味着,我国发行绿色主权债券进程加快。根据此前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中方同意2025年发行首笔以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券,并在伦敦挂牌上市。这将是中国在英发行的首笔绿色主权债券。

  据了解,绿色主权债券是由国家政府发行的专门用于资助环保和气候相关项目的债务工具。波兰、法国、德国等国家都曾发行过绿色主权债券。此次财政部发布的框架参考国内外标准,实现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为债券发行提供制度性保障。

  一位银行投行部门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一直以来,绿债发行主体需要参照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机制制定绿色债券框架,以确保资金用于真正的绿色项目。此次框架的发布,为财政部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奠定基础。

  “框架将为国际市场提供中国主权绿债产品,并通过金融实践提高我国在全球可持续政策中的话语权,同时能够促进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范化,进一步提振绿色债券发行热情。”浙商证券601878)分析师祁星表示。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基于框架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能够起到示范作用,为中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提供更准确的定价基准,助力国内绿债市场提质扩容。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表示,现阶段中资企业境外发行绿色债券定价时,主要参照其自身非绿债二级市场价格,但非绿债价格难以体现环境效益。框架将引导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多采用中国与国际共同认可的绿色标准发行境外绿色债券,使债券发行既能提高国际市场认可度,又能适配国内绿色发展资金需求。

  当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跨境绿色债券的认可度逐步提升。安永大中华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菁表示,中国跨境绿色债券二级市场表现总体稳健,流动性逐步提升,收益率稳定,投资者结构多元化,信用评级较高。未来,随着绿色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绿色项目持续推进以及国际合作加强,跨境绿色债券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将显著提升,价值也将更加凸显。

  绿色熊猫债迎东风

  境外机构赴境内发债同样迎来政策东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期研究制定并发布了中英文版《关于进一步优化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发行绿色债券机制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以吸引更多优质境外机构发行绿色熊猫债。

  “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绿色熊猫债三方面的机制,允许‘两类机构’和优质境外主体可使用其绿色债券框架发行绿色熊猫债,具体操作当中允许其采取与国际市场惯例相一致的安排,将有利于鼓励更多高等级境外发行人在中国发行绿色熊猫债,对境外企业进一步简化了绿色熊猫债的发行流程。”德意志银行中国债券资本市场主管方中睿表示。

  截至2025年1月,绿色熊猫债发行39只,发行规模累计达到403亿元;从存续规模来看,绿色熊猫债存续规模278.90亿元,在熊猫债存量中占比8.14%。

  绿色债券市场“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将共同构成我国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从而有效提升中国在全球绿色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表示,框架与通知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进入国际绿色金融引领者和绿色金融规则制定者行列。通过这一系列制度、机制创新,不仅为境外机构提供了更友好的融资环境,也为全球绿色资本参与中国低碳转型开辟了新路径,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在全球绿色金融治理领域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415

+1

08:16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2025年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策并举,推动构建新能源汽车新发展格局。具体方面,一是加力拓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将乘势而上,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资金扩大到3,000亿元,较去年翻番,补贴品类也有所拓展,重点支持购买绿色智能产品。在汽车方面报废更新中,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保持2万元不减,各地置换更新中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也相对较高;二是持续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长点。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我们将认真落实加快推动试点工作落地见效,指导各地围绕扩大新车消费,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营造汽车运动汽车文化氛围,完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提升汽车流通消费数字化水平等5个方面有序开展试点申报。三是持续深化汽车产业贸易投资合作。将继续支持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在海外搭建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提升海外经营服务能力,实现与当地企业消费者互利共赢,积极推动营养营造健康有序的新能源汽车出口秩序,为海外用户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持续办好投资中国系列活动,推动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更好吸引和利用外资。(财联社)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