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召开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工作会议,推动全市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张迪 李行峰
3月19日,聊城市召开全市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工作推进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绿色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及建设科技工作成效,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决策部署及全市住建会议精神,围绕“四新工程、五大攻坚”,按照打造“绿色住建、科技住建”任务要求,推动全市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国华,市住建事业保障中心副主任张玉彬,局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以及科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24年全市住建系统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及绿色建材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指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建筑节能水平全面提升。全市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保持100%,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余万平方米,推广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应用406.01万平方米,地源热泵及光伏技术逐步普及。同时,积极抓好建筑节能宣传,成功举办全省建筑节能宣传暨建筑绿色降碳现场观摩活动。
绿色建筑规模持续扩大。全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执行高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全年新开工民用建筑345.6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面积564.5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88.19%。
装配式建筑加速发展。严格落实《山东省装配式建筑管理工作导则》,在土地出让、规划、设计、图审、竣工验收等环节明确装配式建筑要求并严格把关。2024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93.1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55.87%,其中市辖区占比达57.53%。
绿色建材推广成效显著。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全市绿色建材规上企业达到266家,较2023年底增加23家,形成了铝制建材、塑胶制品建材等强势产业集群。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建材优质企业19家,266个规格产品入库政府采购目录,成功承办全省绿色建材下乡推进会。
科技引领作用明显增强。2024年,全市2个项目获评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2项高品质建材应用案例报送至住建部;在全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参赛项目获得一等奖1个,三等奖3个;作为全国7个城市之一,在世界城市日上以《科技赋能、创新引领,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两河明珠”城市》为主题,作了典型发言。
会议要求,2025年全市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要以建筑领域节能降碳为主要目标,以绿色低碳试点城市争创为着力点,重点开展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及运行管理、新型建筑工业化培育、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建筑领域科技引领等重点任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积极培育绿色建筑新增长点。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严格落实建设条件制度、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及施工图审查要点要求,将绿色建筑建设要求纳入工程验收内容,健全绿色建筑全过程闭合监管机制,确保各项标准要求落实。2025年全市新增绿色建筑360万平方米以上,占城镇新竣工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
二是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83%设计标准,自8月1日起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公共建筑节能78%设计标准。严把施工图审查关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关,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记录编入工程项目验收资料,确保建筑节能标准落到实处。
三是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加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强化施工图审查、装配式构件驻场监造、进场检验检测、竣工验收备案环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市辖区达到55%以上、县市达到45%以上。
四是深化建筑科技创新。引导企业研发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关键技术,申报省级“四新技术”成果,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以科技创新赋能住建事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推动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是实现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全市各级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问题整改、政策落实、创新驱动”为主线,凝聚合力、攻坚克难,为全市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175人